GLP检测,是为了谁而实施的制度?
위 URL을 길게 누르면 복사하실 수 있습니다.
-
最近,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到了整个世界贸易经济体系。作为十几年来在世界贸易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美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后,一些国家就此发布了“报复性关税”来进行反击。1995年1月设立WTO(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世界贸易市场上从自由贸易经济体制的主要氛围变成了现在主要占据市场潮流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是韩、中、日,欧洲各国同样也担心世界贸易市场这样的走向不仅会对本国,乃至世界经济都会造成很大的打击。
贸易保护主义自WTO以后,在国际贸易市场中成为了默认的禁忌词汇。但是任意摆布世界经济的美国一拔刀,剩余国家也纷纷都把手放在了刀柄上,作出随时反击的姿态。其结果就是能不能打击到作为贸易伙伴国家的美国。
GLP,是为了谁而实施的?
那么,这个贸易保护主义到底是什么呢?
实现贸易保护政策的代表性方法就是“关税”。“关税”就是A国向B国出口财物,或B国从A国进口货物时,需交纳的税金。虽然目的各不相同,其终极目的可以说都是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但是世界贸易市场并不是单方面的事情。如果B国对A国的财物实施高关税,降低了A国的价格竞争力的话,A国也会同样对B国的财物实施高“关税”。这就是所谓的“报复性关税”。
自从WTO(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因为全世界都认为“自由贸易主义”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很难堂而皇之的对他国货物实施高关税。因此产生了“非关税壁垒”。
因为关税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的非常直白的方法,为了避免与对方国家发生贸易战争,所以需要实施眼睛看不到的“非关税壁垒”。
实施非关税壁垒的过程如下。根据国际上的多种协议而制定的各项规定中,依照本国的实际情况或对本国的有利条件而制定各项限制或法规,并以在进行相关文件审查或测试过程中产生费用的方式,来降低该货物的价格竞争力或物流、质量的竞争力。
被称作NTB (Non-Tariff Barriers)的非关税壁垒也存在于Vape市场。举个简单的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欧洲的TPD、CE、GHS认证和美国的FDA认证。
第一是为了本国国民的安全。以为了保护国民的健康和生活的名义,而对进口产品和在国内流通的产品进行限制并制定法规,实施繁琐的文件审查或者实质的检测。
第二是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以实质性削弱对方国家的财物或产品的竞争力为目的。
那么,在韩国Vape市场上,关于非关税壁垒的相关规定可以举哪些例子?
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韩国“国家统一认证标志KC安全认证”和“食品医药品安全处GLP 检测(GLP TEST)”。
这两项制度可以视为对内是为了“增进国民健康和安全”的法律,对外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环”。当然,在实施这些制度时,政府机构解释为是为了本国国民安全必须制定的制度。但是如果放在国际市场上,就不单纯是为了本国国民安全而实施的制度了。像这样的制度,一定会对相关产业的结构或动向起到决定性的催化作用。
作为国内Vape的相关制度<KC安全认证、食药处GLP检测>,当然不仅是对国内,更是对国外众多相关企业都产生了影响。那么,就这两项制度的实施情况来讨论一下今后Vape产业今后的方向。
最近3-4年内偶有电子烟爆炸的案例,所以更加强化了Vape相关KC安全认证的规定。当然电池爆炸的案例只是我们周边电子设备中偶有发生的一般性事件。对此政府要求有较高爆炸危险性的锂电池的制造、进口销售的企业有义务获取KC安全认证。严格来说,其实是容量较少的电池可以免受KC安全认证,但强化相关制度后变为无论容量大小,所有的产品都必须进行KC安全认证,制度变得更加严苛了。
韩国国内的企业获取一个电池的KC安全认证的费用大约为500~600万韩元左右(Pack battery标准-使用专业Agent时)。但是中国、日本、美国等海外企业获取KC安全认证的费用大约为700~900万韩元。海外企业要支付更多费用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可以正常使用当地国家的Agent企业,所以产生了追加费用。这是一个在复杂、专业领域获得海外证书时很容易产生的费用增加的事例。
这种就是将增加的费用原封不动的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使得价格竞争力下降及流通程序变得更加复杂,起到了保护本国产业的效果。另外,在韩国消费者的立场上,则是获得了可以使用更安全产品的正面效果。但是也有人认为,电池容量及输出功率从大到小所有产品都需要获得认证是不恰当的。
对于专职企业来说在获得KC安全认证上,怎样一种制度算得上成功,让我们来试着寻找一下。
目前,在韩国国内没有获得KC安全认证的大多数是已经快倒闭的电子烟店铺。这意味着,韩国国内外大多数企业都响应了这项规定。从6月截至到7月,News Vaper对24家韩国国外电子烟设备制造企业(Joecig、Suorin、Buddy、Smoant、Laan等)进行了问卷调查,24家企业都表示:“正在申请或有意向申请KC安全认证。”
从结果来看,KC安全认证是为了韩国国民安全及保护国内产业而采取的适当措施。
作为实际例子,安全认证的审查制度变得更加严格,所以爆炸事故的隐患明显减少了(目前获得KC安全认证的电子烟产品中尚无爆炸事故的案例),相比国外企业,因为韩国国内的法律更加透明、应对措施更加迅速这些有利条件,韩国国内的电子烟设备公司以韩国市场为跳板,正在扩大国外出口规模,且进军韩国市场的大部分国外企业也正在获取KC安全认证。
但是业界最担心的制度是“食药处的医药外产品被指定GLP检测义务化”。
韩国电子烟产业协会KECIA表示,目前电子烟用的无尼古丁烟液被指定为医药外产品后产生了许多问题,因此与韩国国内外机构展开了持续性讨论。
所以News Vaper亲自去了解了到底产生了哪些问题。
首先,食品医药安全处将电子烟烟液作为戒烟辅助剂分类为以下两种。
<禁烟辅助剂 – 指定医药外产品>
- 抑制戒烟冲动(不含尼古丁,是从烟油或薄荷中提取的液态)
- 可以改善吸烟习惯的辅助剂(不含尼古丁的一般香料烟液)
目前,电子烟烟液经常被相关专业企业称作“可以改善吸烟习惯的辅助剂”。而且,众所周知的这类辅助剂又被称作“吸烟抑制剂”。2015年3月行政通知其被分类为医药外产品,并需要义务进行GLP检测,于同年9月25日开始实施。
根据食药处医药外产品政策及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8月没有一家企业完成了关于改善吸烟习惯辅助剂的GLP检测,甚至都没有一家企业是在接受检测的。因为吸烟抑制剂曾经获得的认证视为无效,需要接受再认证,所以相关部门将修改的条款公布给业界,随后有一家企业申请了GLP检测,据悉今年年内会下来检测结果。除此以外的企业都在生产无需GLP检测的出口产品。
自发布关于戒烟辅助剂相关的医药外产品指定行政通告已经过去3年5个月左右,从实施日开始也过去了2年11个月。但是在业界里没有一家企业完成了GLP检测的事实着实令人震惊。那么,业界企业为什么没有接受这样的制度呢?韩国电子烟产业协会KECIA与食药处负责人进行了确认,据悉GLP检测费用为1 flavor需要付费2-3亿韩元。更令人震惊的是,如果产品名称有所变动,或是原料的原产地有所变动,就需要再一次进行GLP检测。
对此,韩国电子烟产业协会负责人将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了如下表述。
“国内外的电子烟烟液品牌总数超出1000个。在韩国国内可以确认到的品牌就有200多个。一个品牌的香料种类至少有4种,多的可多达20种以上。但是1种香料对应的GLT检测就要超出2亿韩元,大约相当于20-30万美元。不仅是韩国国内,数千亿资金的国外企业也给韩国市场支付过巨额,但是并没有一家企业去进行GLP检测。相反为了避免食药处的规定,中断了不含尼古丁的产品,改为放入尼古丁进行销售。”
关于上述采访内容还有令人更加震惊的。
尼古丁是强毒性物质,对人体有害,对于想变为习惯于吸不含尼古丁产品的Vaper们来说是变为了一个无法实现的事情,因为只能选择含有尼古丁的产品。实际上,News Vaper记者团走访了位于首尔市江南区、光津区、麻浦区、银平区的10多家电子烟销售点,销售的所有产品中都含有尼古丁。
...................................................................................................................................................
News Vaper咨询了食药处相关负责人。
食药处负责人=负责人 / News Vaper = NV
▷负责人:谁也不知道电子烟烟液会对人体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决定严格管控。虽然GLP检测费用过高是事实,但应该优先考虑国民的健康问题。
▷NV:有这么好的以国民健康为最优先考虑的制度,为什么在过去的3年里也没有一家企业进行检测?
▷负责人:不是的。吸烟抑制剂的一家企业目前正在进行GLP检测。
▷NV:在无数的企业中只有一家进行了检测,就是说可能只有有大量资金的富有企业才能生存下来,并将市场变成垄断体制。这是贵处希望看到的事吗?
此后我们也进行了很多对话,但是负责部门对此回答的内容有限,只要对话内容稍微脱离了其部门管辖范围,就会建议我们去其他部门进行咨询,所以导致对话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让我们一起看一下食药处GLP检测规定的问题点。
1. 由于巨额费用,导致从一开始生产商和物流企业就无法响应相关规定。
2. 不考虑Vapper的喜好,一味地按照一贯的规定实施反而被迫形成了更加无法保障国民安全的市场。
3. 由于相关业界发展的停滞,韩国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明显下降,成为了进军海外市场的一个绊脚石(相反却给了海外品牌以含有尼古丁形态的产品独占韩国国内市场契机)。
4. 一不小心把曾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简单地转变成大企业垄断的形式,从而引发了以中小企业为中心与国家经济政策相反的现状。
NV采访组与韩国国内烟液品牌的相关人士见了面,讨论了最近韩国国内电子烟烟液业界的氛围。
“无尼古丁烟液的义务GLP检测还没有推出的时候,来询问不含尼古丁烟液的顾客反而更多。而且,随着产业的繁荣发展,甚至还出现了进军海外市场的好景象。但是正如现在业界发展的低迷现状,韩国市场主要在集中销售国外品牌产品。由于海外品牌的烟液销售量多,所以各家店主也不再进韩国国内的烟液。也就是说业界只能放弃韩国品牌产品,唯有计划进口海外品牌产品在韩国销售才能生存。现在韩国的法规就是这样,那么如果在韩国国内制造生产的产品,可不可以拿到国外去销售?答案是各品牌产品要在韩国国内业界里取得一定的成果才能去出口到国外。但是,都没有给韩国企业们在国内发展成长的机会,何来出口国外?”
企业的相关人士表示,从贸易经济角度来看,此政策是无法达成之前所说的非关税税壁垒的两种终极目的(“国民健康保全”、“保护本国产业”)的失败政策。
那么国外的情况又如何呢?在国外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吗?
邻近国日本、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中简化了对无尼古丁电子烟烟液的限制。在英国是由医院推荐使用作为戒烟辅助剂的无尼古丁烟液产品。即使在有针对无尼古丁烟液限制的欧洲国家,也无需企业负担1个香料对应的超过2亿韩元的GLP检测的全部费用。所以现在正是需要重新思考在韩国无尼古丁烟液被指定为医药外产品,以及义务进行GLP检测是否真正是为了国民着想的时候了。
News Vaper为了解决韩国电子烟产业协会KECIA的相关疑问,决定邀请食药处、协会、生产商等一起进行讨论。但是,KECIA的宣传负责人表示:
“我们数次提议将相关物质的国内外生产企业、物流公司、协会、关税师等专业人员与食药处相关负责人聚集在一起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却被持续的拒绝了。”
如果是关于国民健康的问题,就应该今天马上解决,让相关团体、协会、食药处、物流公司等可以坐在一起,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解决方法。
위로